


IT運維服務業發展趨勢
一、IT運維服務業發展簡史
我國信息化歷程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我們姑且稱之為:計算機普及階段、網絡建設階段、IDC(數據中心)建設階段、云服務發展階段。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出現了IT運維這個行業以及IT運維工程師這個行當。隨著信息化建設的推進,信息系統的規模越來越大,結構越來越復雜,其運行維護的內容和重要性也在不斷變化。
1、計算機普及階段的運維
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個人計算機(PC)在國內普及,計算機開始進入辦公室和家庭,掀起了一股電腦(個人計算機的俗稱)熱。
這一時期計算機還是一個新生事物,大多數人都沒接觸過,而且初期的計算機產品的軟硬件成熟度也不高,所以人們在使用計算機的過程中問題比較多,所以就出現了電腦維修行業和電腦維修員職業。這是IT運維服務行業的萌芽期,電腦維修員肩負著計算機使用培訓和故障維修的雙重責任。
2、網絡建設階段的運維
上世紀末本世紀初,互聯網開始在國內興起,掀起了一波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高潮,官方的說法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與之相對應的就出現了網絡管理這個行業和網絡管理員這個職業。
這一階段信息系統已經不是一臺一臺獨立的計算機,而是通過路由交換設備連接成相互關聯的計算機網絡,其復雜程度大大增加,所以出現了專門的網絡管理員,網絡運維管理成為一門新的行當。
3、數據中心建設階段的運維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互聯網內容成為整個行業關注的熱點,出現了以幾大門戶網站和搜索引擎為代表的網站建設熱潮。除了網站之外,也開始出現一些其它網絡應用系統,用于各個行業的業務管理。
由于網站等應用系統,需要24小時不間斷地提供服務,所以就需要一種更加穩定的計算機,所以服務器就出現了。服務器與個人計算機使用的是同一類技術(X86),只是它對使用壽命和運行穩定性要求更高了。生產廠家通過選用高可靠元器件以及系統冗余設計來提高其可靠性,當然成本也就更高了。
隨著各種信息應用系統的快速增長,安裝了相關系統軟件、應用軟件和數據庫軟件的服務器越來越多,人們開始把這些服務器集中管理,規模越來越大的互聯網數據中心(IDC)就出現了。所以就出現了數據中心的運維,以及系統管理員和數據管理員這些職業。
4、云服務發展階段的運維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技術的發展,信息化開始進入云服務時代。云服務時代,私有的IDC建設向公有的(或者叫共享的)IDC建設轉變,IDC規模越來越大,系統架構與傳統架構也有很大區別。
隨著云服務的規模化發展,系統并發量越來越高,對IT基礎設施和應用系統的運行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運維管理已經不是修修電腦、搞搞網絡管理那么簡單了,需要一個囊括機房基礎設施運維、網絡運維、服務器(包括小型機)運維、存儲備份運維、系統軟件運維、應用軟件運維、數據庫運維、信息安全運營、設備維保等服務能力在內的專業的IT運維團隊和機構,IT運維服務需要進一步規模化、專業化和產業化。
二、IT運維服務業發展趨勢
從以上敘述中我們不難看出,信息系統的規模越來越大,結構越來越復雜,技術門檻越來越高,所以對運維服務的要求也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運維服務業將呈現以下幾個方面的趨勢:
1、組織規模化
當IT系統規模不大、應用要求不高時,運維服務是基于個體的(如電腦維修員,網絡管理員、數據管理員等),服務行為是分散的、隨意的、被動的。
但是隨著IT系統規模越來越大、結構越來越復雜、技術含量越來越高,這種分散的、弱管理的運維服務模式無法滿足實際工作需求。所以未來的IT運維服務一定是組織化的,而且是組織化的規模會越來越大,組織規模化是提升IT運維服務水平的前提和基礎。
2、服務標準化
組織規模化后,必然會導致個人服務理念和服務行為上的差異,服務質量參差不齊,所以就有一個標準化的問題,只有充分標準化以后才能保證運維服務質量的穩定。
3、技術專業化
組織規模化后,內部分工就可以進一步細化。這樣做有兩個明顯的好處:一是專業水平更高了。在一個細分的領域,一個人以及一個團隊很容易把專業水平做得更高;二是人更好找了。小規模的運維組織需要全能型的人才,這樣的人很難找,且不容易培養,所以維持一個小規模的運維團隊其實比維持一個大規模的運維團隊難度更高。
4、工具智能化
目前IT運維工具(包括軟件工具和硬件工具)功能性不強,智能化程度低,對使用者的技術要求高。隨著服務規模化的不斷擴大,需要綜合性、協作型的軟硬件運維工具,所以運維工具必然向大型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智能化的運維工具不僅會大幅度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對運維人員的技術要求,服務質量也會更高更穩定,服務成本也會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