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班族該如何有效治療自己的懶散病?
不少職場人士通常有這樣一種感覺:精力都浪費在了“緊急”而不重要的事情上,生活作息一團糟,活得像個“救火員”,慌慌張張錯過全世界。
我們明明知道時間緊迫,但卻一直無限度地縱容自己:這周末還想出去玩,算了下個禮拜再做計劃;工作反正也不著急,快下班了再做;電視劇(球賽)太精彩了,熬一兩個通宵也沒啥……
殊不知,這是在漸漸地扼殺你的“職場競爭力”,絕大多數上班族都是這樣不經意間令自己變得油膩而平庸,淪落成“老油條”的樣子。
作為職場人,我們其實都渴望有條理、有擔當、有元氣、游刃有余地生活和工作。那么,時間管理則顯得尤為重要,無憂君整理了下面這些Tips送給渴望改變的你:
1.關心自己的健康,養成良好作息
一切建立在透支健康基礎上的“勵志”都是在給自己挖坑。每天睡前給自己定好鬧鐘,早睡早起,按時吃早點,有條件的話可以進行短時間的鍛煉。堅持一段時間后,你會發現,精神狀態會有明顯的變化,工作效率也會大大提高。
2.養成寫備忘錄和思維導圖的習慣
當許多事情一起涌入生活中時,很難不令人分心糾結。因此,睡前寫一篇備忘錄,安排好第二天的事情,并在思考問題的同時順手畫出思維導圖,顯得很有必要。
這點小細節不但能讓生活更有條理,還能在劃掉“to do list ”中一項項任務的時候超有成就感。
3.定期歸納、整理工作成果
工作成果就像手機中的照片,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須認真梳理一次,依照時間或類別給自己的工作結果一個“交代”,以便日后取用,同時避免丟失。
這件看似多此一舉的事情會讓你更加清晰的了解自己工作的重心是否偏移,及時復盤犯過的錯,更有利于整理出適合自己的一套最高效的工作模式,給以后的工作節省更多時間。
4.重視時間成本
時間重于金錢,這對于職場人士來說一點也不夸張。在條件允許的范圍內,讓自己使用更高效的交通工具、更先進的辦公設備,不要將時間浪費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與其為省打車錢而花近1個小時等公交、不如搬個更近的地方,每天1小時用來悠閑吃早點、瀏覽早間新聞。一個元氣滿滿的早上必然帶來一整天的正能量!
5.豐富自己的業余時間
我們的心都是這樣——“不長社會主義的苗,就長資本主義的草”,不進行健康休閑,就會想躺著刷手機。給自己報個健身課程、培養一個興趣愛好、定一個可行的閱讀計劃、慢跑,進行有效的充電學習與放松。生活不僅并不會像你預想的那樣忙亂,反而會令你煥發出更動人的光彩,成為電力十足的小馬達。
在如今快節奏的社會中,職場人本身就是一個面臨高壓的群體,扮演著多重社會責任,是家庭和社會生活中的中流砥柱,也是最具社會能量的群體。因此,一定要科學進行時間管理,不要輕易讓自己成為“垮掉”的那群人。
我們都應該精神滿滿、自信飛揚,做自己生活的王者。